行业新闻 2025.09.26
从“金属冷光下的静态陈列”到“肌电传感下的灵活抓取”,我国辅具从传统机械假肢的功能单一化,向肌电智能假肢“科技赋能、贴合实用”的跨越式发展,这亦是连续18届参展的“元老级”企业,在行业深耕中持续突破、推动技术革新的生动缩影,其展品变迁恰是助推中国助残科技从蹒跚起步到全球领跑的生动注脚。
9月中旬,在2025年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上,一组特殊的“时空对话”正在上演。
记者在一则企业的图册上看到,首届博览会展出的机械假肢静静陈列,金属关节泛着工业时代的冷光;而博览会现场的展柜旁,一位截肢患者正通过肌电智能假肢灵活抓取玻璃杯,传感器捕捉的肌肉电信号在屏幕上实时跳动。
从“金属冷光下的静态陈列”到“肌电传感下的灵活抓取”,两组画面的对比,直观呈现出我国辅具从传统机械假肢的功能单一化,向肌电智能假肢“科技赋能、贴合实用”的跨越式发展,而这,亦是连续18届参展的“元老级”企业,在行业深耕中持续突破、推动技术革新的生动缩影,其展品变迁恰是助推中国助残科技从蹒跚起步到全球领跑的生动注脚。
在本届博览会上,奥托博克(中国)工业有限公司、佛山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上海互邦智能康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和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以连续18年未曾缺席的坚守,勾勒出一幅科技助残的产业进化图谱。
“18年的参展,是企业与中国辅具市场的一场‘双向奔赴’。”奥托博克(中国)工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展会既为企业打开了中国庞大的老龄与残障辅助器具市场,创造技术落地、业务拓展的新机遇,也为中国辅具市场注入了德国的先进技术、成熟产品与服务经验,加速本土行业的技术迭代、标准完善与供给升级,最终实现“企业拓市场”与“市场提质量”的互利共赢。
奥托博克(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德国奥托博克健康康复集团于1919年在柏林成立,距今已经有105年历史。奥托博克(中国)工业有限公司为集团在华独资子公司,于1993年在北京成立。
记者在奥托博克展区看到了作为体验者的江宏海,看起来充满活力的他,是一名铁路工伤退休人员。19岁时,因车祸导致截肢,8年前适配了奥托博克假肢,受益至今。
江宏海告诉记者,他试戴的是第四代智能仿生膝关节,算是当前的顶配,价格也比较高昂,而他自己佩戴的假肢大概10万元,除去相应的补贴,自己的花费不到5万元,日常运动足以得到保障。
据记者了解,Genium®X4智能仿生膝关节通过AI算法优化多场景适配,被誉为智能假肢界“劳斯莱斯”。
佛山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
佛山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以轮椅为核心产品,为残疾人出行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推出国内首辆电动、儿童及脑瘫患者专用轮椅,分年龄段设计脑瘫轮椅,打破进口高价产品垄断,通过规模化生产将轮椅价格降至千元级,年产超150万辆,畅销国内外。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方医疗是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轮椅供应商。
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为失能人群重塑生活尊严的突破性产品——智能健康监测站立轮椅。
据记者了解,这款轮椅集康复、安全、智能、舒适于一体,让居家生活不再受限于行动,让健康守护时刻在线。
核心技术突破在于为居家康复量身打造的三姿态切换功能。坐姿、半卧位到直立位的灵活转换,能精准激活神经肌肉,强化肌力与平衡,无需往返康复机构,在家就能开启科学训练,加速功能恢复,让康复更便捷、更适配日常需求。
上海互邦智能康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互邦智能康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自1990年在上海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创新研发和生产轮椅及其他康复器械,凭借一流的研发团队、先进的制造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康复辅具品牌、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手动轮椅和电动轮椅的国标起草单位,中国康复协会副会长单位。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
钱璟康复始建于1996年,二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康复器材、辅具及康复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是行业内少数拥有综合性康复器械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现已成为下辖子公司近二十家、销售成规模、知名度高、集研发、生产、销售、全国性服务、专业解决方案提供为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实体。
来源:华夏残疾人之声 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