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2025.08.26
居家环境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空间,其适老性直接关系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推动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提升城乡老年人居住安全和生活便利,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顶层设计:
政策引导、标准支撑
近些年,围绕居家适老化改造,我国从法律法规建设、政策制定、标准体系出台等多角度并行发力,居家适老化改造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8年,修正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六十五条明确提出,引导、支持老年宜居住宅的开发,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为老年人创造无障碍居住环境。2020年,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荐清单,从地面改造、门改造、卧室改造等7个方面明确了7项基础类项目和23项可选类项目。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经济困难的失能、残疾、高龄等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配备生活辅助器具、安装紧急救援设施、开展定期探访。
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经济困难的失能、残疾、高龄等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2024年,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结合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培育居家适老化改造经营主体,通过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补贴,支持家电企业对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的消费者给予优惠,从而带动更多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在标准制定上,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行业标准《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既有住宅建筑套内、公共区域及加装电梯等改造项目中适老化改造的具体要求。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发布《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针对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入户空间、起居(室)厅、卧室、卫生间、厨房、阳台等7个方面明确了47项改造要点,为城市老年人家庭提供了系统、可行的改造方案和技术路径。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康乐社区,护理员在一位老人的家中演示卫生间U型助力扶手的使用方法。
实践探索:
成效与挑战并存
在国家持续加大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下,各地也积极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山东,政府统筹资金对全省各地给予补助,以解决适老化改造资金需求量大、地方财政保障困难问题。同时,各级民政部门将适老化改造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民生实事项目,逐级落实相关责任,通过制定《适老化改造建议清单》《家庭养老床位基本服务指导清单》等内容,明确16种选配设备和7个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确定适老化改造和服务内容。此外,在改造过程中,增加智能化监测、报警呼叫终端设备配置,并将适老化改造整合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有效提高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响应速度。广东省广州市积极推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2024年6月已累计为超5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北京市民政局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立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推荐清单、搭建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平台、规范居家适老化改造管理、加大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加强居家适老化改造监管等重点任务。
自2014年开始,我国积极推动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区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进入实践阶段。截至2023年,针对需求最为迫切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全国范围内共完成了148.28万户的适老化改造。在实践中,一、二线城市的家庭适老化改造主要依托市场力量推动,尤其在一线城市,针对老年人家庭的全面改造成本通常可以控制在1万元以下。
虽然居家适老化改造近些年进展显著,但整体上这一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的发展仍面临若干亟待破解的关键难题。
一是居民对适老化改造的认知尚显不足。绝大多数居民对适老改造并不了解,很多家庭还缺乏对适老化改造必要性的认识,不少人认为老后生活行动不便是“正常状态”。
二是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二线城市之外的其他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居家适老改造发展还十分有限,不少地区甚至处于空白。
三是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标准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针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标准,但整体上受相关指标精细化程度不够、各地从事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服务商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实践中改造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四是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内容亟待进一步拓展。当前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可分为基础类改造和提升类改造两种。其中,基础类改造涵盖防滑处理、高差调整以及护理床配备等项目,而提升类改造则侧重适老家具的引入与家居设备的智能化配置。随着智慧技术应用,依托新技术的智能适老化改造有待进一步发展。
五是产品种类不足、质量不高,部分企业的发展可持续性不强。目前,居家适老化改造领域的产品种类尚显单一,本土特色产品开发与推广亟需加强,同时部分产品的质量仍有待提升,难以满足老年人家庭日益增长的改造需求。同时,从事居家适老化改造的企业数量总体不多,部分企业规模不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未来展望:
满足攀升的适老化改造需求
2022年至2035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将相继进入老年阶段,老年人口的规模及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迎来双增长。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预计将达到78.8岁,这一增长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的进步等多重因素。持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加上老年人中独居、空巢比例的增加,使通过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性和生活便利性变得更加重要。未来,无论城乡,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的需求将迎来快速上升。
要满足迅速攀升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需要多措并举尽快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居家适老化知识,增强公众认知,并结合线下展示场所建设,提升居民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认知水平。二是借鉴一、二线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做法,结合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住宅特点、消费能力等因素,探索政府积极引导支持下合理的费用多元分担模式,加速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在非一线城市的普及进程。三是细化居家适老化改造标准和操作规范,制定更具可操作性的指导手册,并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力度,促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四是在进一步提升基础类改造和提升类改造质量的同时,深入探索科技在居家适老化改造中的应用场景,拓展各类新技术在居家适老化改造中的应用。五是鼓励企业加大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的研发以及引进产品的本地转化水平,致力于培育居家适老化改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推动其实现连锁化经营、品牌化建设、规模化发展,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