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2025.09.08
会议名称
2025 中国听觉言语康复行业交流会
时间安排
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09:00-12:00
地点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会议室 E236AB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民政职业大学康复工程学院
北京市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听力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
声动未来听觉言语康复学院
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康复学院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
河北省康复辅助器具协会
承办单位:
天津三月三职业培训学校
广州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
专家顾问:孙喜斌 李高峰
组委会主任:王树峰
副主任:高立群、陈雪清
秘书长:曹帅丰
行业交流会主题
助听技术与人工智能、听觉功能评价、助听器与人工耳蜗的发展
耳科疾病的诊疗及康复、言语-语言康复
参会机构及人员
医院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儿童康复(训练)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助听器验配中心,康复辅助器具中心,大学和职业院校的专业师资和负责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和康复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
2025 中国听觉言语康复行业交流会会议日程
大会开幕 专家代表致辞
孙喜斌(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
李高峰(民政职业大学康复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高立群(北京语言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听觉智能革命:AI 与脑机接口驱动的下一代助听验配系统》
詹昌寿(深圳优安听觉言语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老年性聋的干预及康复》
陈雪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员)
《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诊疗探讨》
姜子刚(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耳科主任)
《儿童轻微及轻度听力损失的管理和干预》
孔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人工听觉中心主任技师)
休息/合影
《言语听觉技术的学科发展》
李娅楠(民政职业大学言语听觉康复技术教研室主任)
《客观测听结果的综合分析及临床应用》
张李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博士)
《隔声技术的发展》
李旭东(卓听声学 董事长)
展商技术人员发言
待定
大会闭幕式
王树峰(民政职业大学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声动未来听觉言语康复工程学院院长)
会议报名
中国听觉言语康复行业交流会参会报名:交流会不收取注册报名费,参会请扫描报名二维码,按要求填写信息,获取电子入场码,截图保存。
现场出示入场码即可进场参会及参观福祉博览会。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交流会邀请函。
扫码报名
免费参会及参观福祉博览会
嘉宾介绍
孙喜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 主任医师
200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获得者
主要学术贡献:
《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标准》及《中国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听力残疾分级标准制定执笔人;
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
作为主编、副主编完成《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助听器验配师》系列及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医学康复教育系列》等专著47部。
李高峰
民政职业大学康复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北京市级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带头人,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国家注册执业矫形器制作师、高级矫形器师、辅助器具工程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矫形器师考评员。
现任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副会长、北京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康复辅助器具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机械设计分会辅助器具康复工程研究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康复工程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技术转化与产业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美康复工程及辅助技术协会(RESNA)会员、Assistive Technology(The Official Journal of RESNA)审稿人。
主编教材3本,副主编、参编教材8本;主持和参与纵向、横向课题60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篇,第二和其他作者发表论文22篇。
高立群
北京语言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第二语言习得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与发展促进会语言听力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言语语言康复学组成员等。
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6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项,在认知心理学、语言习得与语言障碍,语言病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领域发表论著60余篇部。2006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2年获得第八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新技术创新标兵。
詹昌寿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深圳优安听觉言语脑科学研究院院长
聚焦言语脑科学,整合神经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探索语言加工的神经机制与脑功能网络特征;研究领域涵盖语言障碍的神经基础、脑机接口技术在言语康复中的应用以及多模态脑信号动态解码模型开发。提出“言语-情绪-认知 ”协同响应模型,揭示语言加工过程中脑区动态交互规律,为言语障碍干预提供新理论框架;基于脑电信号时频分析技术,解析汉语语法处理的神经编码特异性,推动本土化脑语言学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估、脑卒中后言语功能康复等领域,提升了临床诊疗精准性。
陈雪清
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员。民政职业大学兼职教授、历任职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应用基础部主任,临床听力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会听力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第一届听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第五届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人工听觉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听力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听力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副总编;《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
主要工作领域为临床听力学,主要包括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等人工听觉设备的选配调试、效果评估、康复训练等。至今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 SCI 收录英文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论著十余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2009年被评为首批北京市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2000年开始承担听力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姜子刚
主任医师、硕导、教授、高级验配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学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耳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耳鼻咽喉科器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康复辅具器具协会听觉言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秦皇岛市医学会耳鼻喉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耳科学杂志编委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编委
曾在意大利萨萨里大学医学院、台湾荣民总院研修。
孔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临床听力学中心 人工听觉专业组负责人
北京听力协会理事;《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编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人工听觉分会 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听力学分会 委员
专业特长:疑难、畸形耳蜗植入术后调试,助听器验配,双模式调试,助听设备效果评估,听障人群心理分析及干预。
从事临床听力学工作近30年,在听力检测与评估、人工听觉装置的应用、听力言语康复相关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第一作者SCI文章及中文核心期刊专业文章3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业论著及教材17部,参加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工作。获得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
李娅楠
民政职业大学 康复工程学院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教研室 主任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
美国北卡中央大学沟通科学与障碍专业硕士
美国言语语言及听力协会会员
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注册语言治疗师(CCC-SLP)
具有成人与儿童言语语言障碍临床评估与治疗经验。现主要从事听觉言语解剖、生理和发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兴趣主要为儿童言语语言障碍早期干预、构音障碍、言语流畅性障碍及自闭症等。
张李芳
讲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博士
民政职业大学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 专任教师
主要承担《听觉功能评估》《耳鼻咽喉科学》《前庭功能评估》《人工耳蜗调试》等课程。
长期从事听力学、耳科学、人工耳蜗、中耳力学方面的研究。
李旭东
卓听声学 董事长
华东师范大学 听觉言语康复研究生
美国太平洋大学 EMBA工商管理硕士
KingSound听力连锁 创始人
卓听声学 创始人
KingSound 首席听力学家
听道学院 院长兼首席讲师
北京康知声听力集团 CEO
卓听声学 董事长
王树峰
医学博士,研究员,听觉言语康复专家
现任职务:民政职业大学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声动未来听觉言语康复工程学院院长。
社会任职: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北京市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听力言语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听力协会书记,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编委。
工作成果:牵头申请设立“助听器验配师”新职业,主持编写《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助听器验配师》等专著8部;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知识产权4项;先后承担6所高校和职业学院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北京率先设立第一个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